11月16日,國際醫學領域著名刊物《Theranostics》(影響因子8.766),以封面論文形式在線發表了熊猫体育官网黃鋼課題組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宋少莉課題組以及復旦大學藥學院陸偉課題組合作的一種新型多功能納米微球131I-HCuSNPs-MS-PTX栓塞聯合治療肝臟腫瘤的研究工作 (Theranostics 2018; 8(3): 785-799. doi:10.7150/ thno. 21491)。
肝動脈灌註栓塞(Transaterial Chemotherapy Embolization,TACE)治療肝癌具有微創、安全的優點,是不能手術切除的原發性肝癌及肝轉移瘤的主要治療方法之一。然而治療後復發率較高是目前肝癌栓塞治療比較棘手的問題👩🏼💼。為提高TACE的療效,利用多功能納米材料作為栓塞微球也成為近年研究的熱點。
栓塞微球(microspheres⛹🏿,MS)因可有效加載多種化療藥物,且載藥後藥物能穩定緩慢釋放🥑,提高了腫瘤內化療藥物的局部濃度🦪,同時可兼有栓塞與化療作用,因而受到廣泛關註。目前栓塞材料主要存在的不足為🧑🏻⚖️🛒:①不能實時成像,無法對栓塞微球進行監測,難以實現精確遞送;②不可降解材料所造成的永久性栓塞💁🏿♂️,不利於復發時的重復治療。因此,急需研發一種生物相容性高♊️、可生物降解🥁、影像與治療一體化的多模式放射性栓塞微球。
在該研究中🧍♂️,研究人員組利用聚乳酸-羥基乙酸共聚物(PLGA)包裹紫杉醇(paclitaxel, PTX)和中空硫化銅納米(HCuSNPs),形成粒徑可控的栓塞載藥微球HCuSNPs-MS-PTX,並標記放射性碘131(131I)🛴,製備多功能診療一體化微球131I-HCuSNPs-MS-PTX。HCuSNPs因其良好的光熱⛔、光聲性能以及載藥性能🧣,且可在肝臟及腎臟降解,而被廣泛用於光熱治療,藥物控釋❕,光聲成像以及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 / CT)成像和放射治療的研究。本項研究結果表明,該微球可以聯合栓塞治療🏌🏿♂️🧑🏼🎤,放射治療,化療和光熱治療,徹底抑製肝臟腫瘤的生長🙉,此外,微球介導的SPECT/CT和光聲顯像可有效地證實微球在體內靶向腫瘤的遞送☪️,及引導近紅外激光照射範圍。新型多功能栓塞微球具有以下幾個優點:(1)通過納米的光熱效應實現藥物的控釋🧌。同時,微球亦可長期穩定釋藥🐷。(2)微球的載藥量可控,從而實現“精確”和“個性化”治療🫷🏿。(3)微球的直徑可控🧜🏼♂️👩👩👦👦,可調節粒徑大小達到有效的栓塞👋🏽。(4)與傳統碘油栓塞相比🧑🏻🏫,更容易註射。因此,該診療一體化微球131I-HCuSNPs-MS-PTX在肝癌栓塞聯合治療方面有潛在臨床轉化價值。
宋少莉教授🫳🏽、陸偉教授和黃鋼教授為文章的共同通訊作者𓀀,劉秋芳🐨、錢余義和李盼麗博士生為文章的並列第一作者🥌。
熊猫体育
2017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