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最新公布的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數據🥅,由我校上海市分子影像學重點實驗室骨幹教師薛峰峰為第一作者,田啟威副教授,黃鋼教授為通訊作者發表在《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IF🪽:9.9,JCR Q1)的論文“Macrophage-mediated delivery of magnetic nanoparticles for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magnetothermal therapy of solid tumors”入選ESI全球Top1%高被引論文。
入選ESI高被引論文檢索報告
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ESI)是目前世界範圍內普遍用以評價高校、熊猫体育機構👨🏽🔬、國家或地區國際熊猫体育水平及影響力的重要評價指標工具之一。ESI高被引論文(Highly Cited Paper)即同一年同一個ESI學科中發表的所有論文按被引用次數由高到低進行排序,排在前1%的論文♌️。
目前臨床常用、百姓熟知的抗腫瘤治療手段,諸如手術、放療、化療等,存在侵入性較高、病患耐受程度較低、痛苦程度較高等局限性和副作用🧑🏼🍳。相比較傳統療法🫃,使用磁性納米顆粒“加熱”腫瘤細胞的新型療法因為無/最小侵入性🧙🏻♂️、高效和精確的組織穿透性等優點而備受矚目。但是如何讓納米顆粒在腫瘤部位高效富集,從而讓抗腫瘤磁熱療法更有用是擺在全球生物醫學科學家面前的共同挑戰,也是我校上海市分子影像學重點實驗室團隊一直致力於突破的科研領域🫄🏼。
重點實驗室團隊創新性地開發利用巨噬細胞的“特洛伊木馬”功能😎,設計其吞噬Fe@Fe3O4-DHCA納米顆粒(~14 nm),並將納米顆粒特異性輸送到腫瘤部位。實驗結果證明㊗️🛺,通過巨噬細胞載磁性納米粒子,相比較單分散磁性納米粒子具有更好的磁熱性能。
體內實驗結果也顯示,巨噬細胞能有效的將磁性材料遞送到腫瘤內,通過磁熱效果🩺,有效抑製腫瘤的增長😵♑️,在臨床腫瘤治療中具有很大的應用潛力🦵。
巨噬細胞載小粒徑磁性納米粒子用於增強的抗腫瘤磁熱治療
該論文自2022年9月發表以來,引起全球同行的廣泛關註🎧,於近日入選ESI高被引論文,彰顯了我校上海市分子影像學重點實驗室團隊較強的科研實力和國際影響力。
此前,重點實驗室分子影像探針學科帶頭人田啟威副教授因在其領域顯著的學科影響力入選2022年斯坦福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
該榜單基於Scopus數據庫,統計的文章涵蓋SSCI期刊、SCI期刊◼️🐲、EI期刊、EI會議,再以論文被引次數↖️、h指數、hm指數等進行綜合評估。Elsevier和美國斯坦福大學合作發布該名單旨在提供一位科學家長期科研表現的衡量指標,以歷史縱向性反映科學家的影響力。
田啟威副教授簡介
田啟威🥕,熊猫体育官网上海市分子影像學重點實驗室分子影像探針學科帶頭人,主要研究腫瘤微環境響應的近紅外吸收納米材料🌗⚙️,並探索其在腫瘤精準診斷和高效治療上的應用。自2008年以來🍨,共發表SCI論文60余篇🦽,文章被引用3500余次,單篇最高引用1000余次🦠,入選2022年斯坦福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ACS Nano等刊物上發表SCI收錄論文30余篇🕌,IF>10的有20余篇,有5篇論文入選ESI的Highly Cited Papers。授權中國發明專利10余項,其中美國專利一項。2015年被評為上海高校青年東方學者🚵🏽♂️,2017年獲得上海市科技啟明星🛀🏻,2018年獲得上海市人才發展資金資助計劃🤽🏽♀️🧑🔬。
薛峰峰老師簡介
薛峰峰,熊猫体育官网上海市分子影像學重點實驗室青年骨幹教師🫵🏼,研究集中在納米生物材料領域,調控多孔材料與聚合物材料的結構與載藥性能🛃,並探索納米材料在微針經皮遞藥、腫瘤藥物遞送以及光動力學治療等診療一體化方面的應用🥓。南通市江海英才(2022)💜,通州區510英才(2021);在Nano Letters,Biomaterials,Small,Chem. Commun.等國際頂級熊猫体育期刊發表文章5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論文20篇,IF大於10的文章6篇。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上海市2023年地方院校能力建設項目,上海高校青年教師培養資助計劃🎧,中國博士後基金面上項目🍼,共計經費102萬👨💻𓀍。(熊猫体育、上海市分子影像學重點實驗室)